介紹: 吳貽弓(1938年12月1日-),浙江杭州人,中國著名電影導演。吳貽弓在1980年代初連續拍攝出了著名影片《巴山夜雨》和《城南舊事》,一舉成名。1987年,出任上海電影局局長兼上海電影制片廠廠長。 個人喜好 榮譽成績 電影類獎項 頒獎禮: 金雞獎 所獲榮譽名稱:最佳導演 獲獎時間:1983年(3屆) 獲獎作品:城南舊事 星路歷程 吳貽弓,男,漢族,1938年12月1日生于重慶,浙江杭州人。大學文化。1960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,任上海海燕電制片廠導演助理。1977年后,任上海電影制片廠副導演、導演。1983年4月當選為上海第六屆政協委員。1984年任上海電影局副局長,兼任全國影協副主任、上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。1985年3月任上海電影總公司總經理。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。1987年任上海電影局局長兼上海電影制片廠廠長。1989年1月后,任上海電影局局長、中共上海市委委員、上海廣播電影電視局藝術總監。第六屆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副主席,文藝一級導演。中共第十屆、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。 他導演的影片,能夠和諧地運用電影藝術語言,深入細膩地刻畫人物的思想情感,塑造了富有特色的人物,影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真實的歷史感,飽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,具有獨特的創作構思和抒情詩般的藝術風格和精巧、細膩的藝術構思。《巴山夜雨》(合作)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,《城南舊事》獲1983年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、第二屆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和1984年第十四屆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。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,他還導演了《少爺的磨難》、《流亡大學》、《月隨人歸》、《闕里人家》等,其中《闕里人家》又一次讓吳貽弓獲得了最佳導演獎(1992年廣電部優秀影片獎最佳導演獎)。 作為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,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,用自己的創作在電影中注入了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,他的作品重視個人情感主義歷史和現代道德話語呈現,鮮明地凸顯了自覺創新意識,成功地將傳統美學和現代電影語言實現了完美結合,形成了富有個性的藝術風格。 同時,吳貽弓又是一位電影事業家,在他的艱苦努力下,創辦了如今已然成為A級國際電影節的“上海國際電影節”,完成了幾代中國電影人的夢想。他先后擔任了上海電業局局長、上海電影總公司總經理、中國文聯副主席、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、上海市文聯主席、上海電影家協會主席等職務。